近期有关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的消息时有耳闻,但同时银保监关于互联网保险误导客户的提示也频频出现在媒介中。这两类消息如果一并看,会有一种“让我欢喜让我忧”的感觉。
互联网保险是一种什么样的业态?对保险业而言,互联网保险改变了什么?
所谓互联网保险,其实就是由保险营销员与客户面对面销售保险产品的方式,改为在网上通过人机对话销售保险产品的方式。对保险公司而言,互联网销售保险,最大的好处在于人力成本的减少。

自互联网保险推出后,保险公司亮瞎眼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:买彩票老不中奖保险、失眠保险、熊孩子保险、扶老人被讹险、忘穿秋裤险、痘痘险等等。由于这类保险产品,猎奇特征太明显,所以不被市场看好。客户是否能够买到合适的保险保障产品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但客户如果不具备基本的保险常识,购买保险保障产品时则要小心了。根据银保监相关文件披露,目前互联网在线平台存在的问题不少,其中主要为:
一、暗藏“搭售”、“高息”产品。
二、保险宣传内容不规范。
三、网页所载格式条款的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。
四、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。
此外,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时,有的保险产品画面感很强,动辄用“限时抢购” 、“完爆×××”等极具诱导性的文字介绍保险产品。如果这些夸张的宣传语都是从保险营销员的口中说出来,客户是很能辨别出其“自我吹嘘”的特征。但由于互联网保险产品是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完成,客户仅凭√与×或互联网的提示,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,不具备保险基本常识的客户很难辨别真伪,所以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。
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,是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,但如何规范有序发展,涉及到保险公司如何进行自我风险管控的问题。如果保险公司不从诚信入手,互联网被行业劣习再次污染是大概率的事。对客户而言,如果不具备保险的基本常识,互联网上买保险则需要三思而行!